|
寄周畏知 / 作者:趙蕃 |
書疏雖能數,飄零可奈何。
每懷談緒遠,更益鬢絲多。
治行今難及,聲名保不磨。
公寧免騰踏,我乃愿婆娑。
|
|
寄周畏知解釋: 《寄周畏知》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周畏知的思念之情和對自身身世的感慨。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書疏雖能數,飄零可奈何。
每懷談緒遠,更益鬢絲多。
治行今難及,聲名保不磨。
公寧免騰踏,我乃愿婆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周畏知的思念之情和對自身身世的感慨。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書籍的了解和才華的自豪,但這些并不能改變他飄蕩無依的命運。作者常常懷念過去與友人的談笑風生,而歲月的流逝卻使他的白發增多。他認為自己很難在政治上取得成就,但對自己的聲譽保持著信心。作者希望友人能夠遠離紛擾和繁忙的世事,而他自己則希望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趙蕃內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句"書疏雖能數,飄零可奈何"表達了作者的才華和學識,但這些并不能改變他流離失所的命運。接著,詩人表達了對過去友人的思念和歲月流轉的感嘆,用"更益鬢絲多"形象地描繪了歲月的痕跡。在接下來的兩句中,作者認為自己很難在政治上取得成就,但仍然對自己的聲名保持著信心,表達了他內心的堅定。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和自己的不同愿望,友人能夠遠離世俗的紛擾,而他自己則希望能夠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對自身命運的無奈與感慨。通過簡潔有力的表達,詩人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傳遞給讀者,引發人們對生活、人情和時光流轉的共鳴。這首詩詞讓人深思,也展示了宋代詩人趙蕃的才華和情感的細膩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