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方岳的文學風格
他議政論事的文章,流暢平易,且頗有見地。如《輪對第一□子》指斥當時“二三大臣遠避嫌疑之時多,而經綸政事之時少,共濟艱難之意淺,而計較利害之意深”,被洪焱祖贊為深切之論。在淮南所作《與趙端明書》指責趙葵治軍之失,真切直率。他也是南宋后期的駢文名家,所作表、奏、啟、策,用典精切,文氣紆徐暢達,為當時人所稱道。
方岳的詩多反映他罷職鄉居時的心情和感慨,如在《感懷》詩中寫道:“宦情已矣隨流去,老色蒼然上面來。已慣山居無歷日,不知人世有公臺。”由此可見其心境之一斑。他曾在《次韻別元可》詩中說過,“書不厭頻讀,詩須放淡吟”,他的詩也以疏朗淡遠見長。所以清吳焯評其詩“不失溫厚和平之旨,力矯江西派艱澀一路,學者當知之”(《繡谷亭薰習錄·集部》“秋崖小稿”條)。不過他也有不少詩作“工于琢鏤”(陳□《宋十五家詩選》),尤其注意對仗的流麗熨貼、新穎工巧。如《山中》:“白練帶隨紅練帶,木夫容并水夫容。寧消幾兩生前屐,忽憶當年飯后鐘”;《感懷》:“敲月不知僧某甲,鋤煙賴有老畦丁”等。
方岳的詞作屬辛棄疾派。善用長調抒寫國仇家恨。如《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喜遷鶯·和余義夫行邊聞捷》:“君莫道,怎乾坤許大,英雄能少。談笑。鳴鏑處,生縛胡雛,烽火傳音耗”等。詞集中還有不少壽人與自壽之詞,往往能于祝壽或自勵之中抒發愛國情懷。他的詞風慨慷悲壯,豪氣不減辛棄疾與劉過,散文化及用經史語入詞的傾向也與辛、劉相近。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說他的詞不在葉夢得、劉克莊之下,亦是比較中肯的評價。
所著《秋崖先生小稿》,明嘉靖本為83卷。其中文45卷,詩38卷(包括詞4卷),四庫館臣因其分卷太小,改編為40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