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行 / 作者:方岳 |
聲名空自落人間,要是龍鱗不可攀。
春水白鷗多載酒,夕陽黃犢飽看山。
老吾於傳懶我癖,之子有詩忙是閒。
四海流傳如見問,為言飛鳥倦知還。
|
|
山行解釋: 詩詞:《山行》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中文譯文:
聲名空自落人間,
要是龍鱗不可攀。
春水白鷗多載酒,
夕陽黃犢飽看山。
老吾於傳懶我癖,
之子有詩忙是閑。
四海流傳如見問,
為言飛鳥倦知還。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方岳對于名利的看法以及對山行的熱愛。第一句表明作者認為聲名虛無,只有龍鱗才是無法觸及的。接下來兩句描述了春水中白鷗載滿了酒,夕陽下黃牛吃飽了草,這是在描繪山行時的美好景色。接下來兩句表達了作者年老的態度,他懶于傳承,但他的子嗣卻忙于創作詩歌。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詩作能夠在四海流傳,被人們珍視,就像疲倦的飛鳥終會回歸。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行的美景,并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漠態度。山行是中國文化中常見的修身養性之法,作者通過描繪春水、白鷗、夕陽、黃牛等景物,展示了山行的寧靜和美好。詩中的“聲名空自落人間,要是龍鱗不可攀”表達了作者對于虛名的看法,認為真正的財富和價值是無法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的。而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在世間流傳,得到人們的欣賞和傳頌。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凝練地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價值的思考和對詩歌的追求,給人以深思。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山行和名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內心追求和生命價值的思考,以及對于詩歌創作的熱愛和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