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 / 作者:方岳 |
蔬甲初肥雨潤,茶槍小摘春明。
野籬是處可詩情。
打過下湖船并。
捷報秋來旁午,賢關早晚同寅。
綠楊連騎帶春城。
不問南山遠近。
|
|
西江月解釋: 《西江月》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初春時節,田園里的蔬菜已經長得蔥蘢,雨水滋潤著它們;我小心地采摘著嫩茶葉,春光明媚。野邊的籬笆是我傾訴詩意的地方。曾經駕船游弋在下湖,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秋天來臨,快報早晚會到,賢明的友人會與我同來。綠柳連同騎馬的人,共同構成了這個春天的城市。我不問南山的遠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初春時節的景象和詩人的心情。詩人描述了農田中蔬菜茂盛的景象,以及自己小心翼翼地采摘春茶的情景。野邊的籬笆成為他傾訴詩意的地方。他回憶起曾經在下湖劃船的快樂時光,并期待著秋天的到來,與賢明的朋友們共度時光。綠柳和騎馬的人構成了春天城市的美麗景色。詩人表達了對自然和友情的贊美,以及對遠方的山川的追求。
賞析:
《西江月》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宋代田園詩的特點。詩詞以農田中蔬菜初春的茂盛和雨水的滋潤為開端,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小心采摘春茶的情景,展現了對細節的關注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詩中的野邊籬笆是詩人傾訴詩意的地方,體現了田園詩中對自然環境的親近和對詩意空間的追求。詩人以此作為發聲的場所,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融入其中。
詩中提到的下湖船游和賢關早晚同寅,展示了詩人對友情的向往和渴望。下湖船游是過去的美好回憶,而賢關早晚同寅則是對未來友情的期待。這些情感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內心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最后,詩人不問南山的遠近,表達了對遠方山川的向往和對自由的追求。這一句表明了詩人對自然和心靈自由的渴望,以及對世俗束縛的超越。
總的來說,《西江月》以其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熱愛,以及對自由和遠方的向往,是一首富有田園情懷和詩意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