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以晦庵真跡見寄者乃寒棲精舍詩也因次其韻 / 作者:方岳 |
富貴不可期,貧賤未易驕。
山人乃爾昧,過眼風煙飄。
鷦鷯一枝足,不知有層霄。
我知古之人,千載俱寥寥。
寒棲訪精舍,野綠搖輕{左舟右召}。
一屏直聳聳,萬里直蕘蕘。
至今空堂云,巾屨遺高標。
笛聲橫者誰,有些不可招。
卻后五百年,容我摩青瑤。
尚憐沈樂陽,燕雀空喧囂。
|
|
有以晦庵真跡見寄者乃寒棲精舍詩也因次其韻解釋: 《有以晦庵真跡見寄者乃寒棲精舍詩也因次其韻》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富貴不可預期,貧窮未必驕傲。
山中人如你,眼前風煙飄逝。
只有一只小鳥足夠,卻不知有更高的天堂。
我了解古人的境遇,千年過去已成稀罕。
我寒棲來訪精舍,野地上的青綠搖曳著舟。
一面屏風高高矗立,萬里云霞直插蒼穹。
至今空堂中卻有云,巾履遺留高遠之志。
笛聲橫掃誰能理解,有些音符無法招攬。
五百年后,容我摩挲著青瑤(琴)。
我仍懷念沈樂陽,燕雀不再喧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富貴和貧窮的不同態度,強調了山中人的淡泊和對世俗浮華的追求的無奈。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對過去古人的思考,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對現實的疑惑。他訪問精舍,感嘆人事已非,追尋高遠之志。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音樂藝術和文化傳承的關注,以及對過去杰出人物的懷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山水意境和音樂藝術的形象,通過對富貴和貧窮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名利的淡然態度。他認為富貴無法預期,貧窮并不意味著驕傲。山中的人物視野狹窄,看到的都是瞬息即逝的風景和變幻莫測的人事,他們不知道更高的境界。詩人對古人的境遇有所了解,千年過去,古人的經歷早已變得稀罕。他自稱寒棲,表示自己與山中人物相似,追求高遠的志向。
詩中還描繪了精舍的景象,野地上的青綠搖曳著舟,屏風高高矗立,云霞直插蒼穹,表達了對高遠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詩人思考空堂中的云,以及留下來的巾履,表示對過去杰出人物的景仰和對高遠志向的堅守。詩末提到的笛聲和沈樂陽,表達了對音樂藝術和文化傳承的關注,并對沈樂陽的才華表示懷念。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音樂藝術為背景,通過對富貴、貧窮和古今人事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高遠志向和追求的渴望,同時對過去人物的敬仰和對現實的疑惑。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思想內涵,展示了方岳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