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閱夷堅志見梁鄭公有九月梅化詩因復次韻 / 作者:方岳 |
秋容正待滿林雪,春色因何到草堂。
地脈頓回消息早,天葩不作等閒香。
丹楓欲老已如許,黃菊同時未敢芳。
不等歲寒催鼎實,角聲自與月平章。
|
|
偶閱夷堅志見梁鄭公有九月梅化詩因復次韻解釋: 《偶閱夷堅志見梁鄭公有九月梅化詩因復次韻》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秋天即將來臨,而春天卻突然來到的景象。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容正待滿林雪,
春色因何到草堂。
地脈頓回消息早,
天葩不作等閒香。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象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思考。秋天即將來臨,大地上還沒有覆蓋滿林的雪花,然而春天的景色卻突然來到了草堂。這種突如其來的景象引發了作者的思考:為什么春天會在不經意間降臨?這里的“草堂”可能指的是作者的居所,也可以理解為心靈的寄托之處。
地脈頓回消息早,
天葩不作等閒香。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地脈指的是地氣的流動,地氣頓時回轉,消息傳達得很早。而天葩則指代花朵,不再按照常規的季節開放香氣。這里的意思是自然界的變化遠早于人們的預期,有一種超越常規的奇特之感。
丹楓欲老已如許,
黃菊同時未敢芳。
不等歲寒催鼎實,
角聲自與月平章。
接下來的兩句是對秋天的進一步描寫。丹楓已經開始枯黃,黃菊也沒有開放的跡象。這里的意思是秋天的氣息已經濃重,但植物的枯黃和花朵的開放卻沒有按照常規的時間出現。作者以此表達了秋天的特殊之處和對自然規律的思考。
最后一句則揭示了詩詞的主題。作者提到“歲寒催鼎實”,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而“角聲自與月平章”則意味著詩詞的篇章已經完成,角聲與月亮共同見證了這個過程。整個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對自然規律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變化的深刻感悟。
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深層的思考內容,展示了方岳對自然和人生的敏感洞察力。通過對自然景象的觀察和對時間的思考,他傳達了對生命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索。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方岳對自然和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體現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