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徐太博守莆中 / 作者:方岳 |
南州高士心如水,夜雨爐亭歲欲環。
朝跡只如初到日,州麾猶在兩年間。
秋來竹屋多歸夢,天與莆人一破顏。
館下諸生能戀戀,眼中循吏故班班。
相傳士子多于鯽,共喜府公清似山。
慶歷諫臣書在否,乾淳文賦筆追還。
郎官紅熟海風靜,通印子肥春網閒。
心事太平兒女語,詩家尊宿鬢毛斑。
歡迎騎竹來何暮,贈別垂楊不可攀。
辦與老夫同一念,不憂吾道久間關。
|
|
送徐太博守莆中解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方岳所作的《送徐太博守莆中》。詩中描繪了南州一位高尚的士人徐太博離別莆陽的情景。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物行為為線索,表達了詩人對徐太博的贊美和送別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用“心如水”來形容徐太博高潔守正的品質,將他的內心境界與寧靜如水的意象相聯系。接著,詩人描繪了夜雨下的爐亭,象征著歲月的循環,暗示著時光荏苒。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以“朝跡”來形容徐太博在莆陽的時光,將他的到來比作初升的太陽,而州麾則象征著他在這里的職位和地位。這兩句表達了徐太博在莆陽的短暫停留,但他的影響力和地位依然存在。
接下來,詩人以秋天來描寫竹屋,表現出徐太博在離別之際的離愁別緒。但同時也暗示了離別后的徐太博將回到這個安靜的竹屋中,與自然為伴,重溫往昔。
在后面的幾句中,詩人描述了徐太博的離別對當地人民的影響。諸生們依依不舍,眼中仍然懷念著他的身影,而循吏們則班班有序,繼續履行職責。這種對徐太博的景仰和懷念,映襯出他高尚的品德和為官清廉的形象。
詩的最后幾句,詩人提到了一些人物和事件,使整首詩更加豐富多彩。士子們傳頌著徐太博的美名,贊嘆他的清廉高潔,與府公(徐太博的職位)共同慶賀。詩人還提到了一位諫臣的文才和乾淳時期的文風,以及紅熟的郎官和安靜的海風,這些描寫都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