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道中 / 作者:方岳 |
重陽卻喜無風雨,野菊迎人亦自花。
年去年來秋又老,江南江北鬢將華。
離騷如此那無酒,羈旅雖諳不似家。
但得東籬堪種菊,盡容吾子岸烏紗。
|
|
九日道中解釋: 《九日道中》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以寥寥數語道出了秋日的景象和人心情感的變遷。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重陽卻喜無風雨,
野菊迎人亦自花。
年去年來秋又老,
江南江北鬢將華。
離騷如此那無酒,
羈旅雖諳不似家。
但得東籬堪種菊,
盡容吾子岸烏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九月道路上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體驗。首句“重陽卻喜無風雨”,表達了詩人高興九月重陽節沒有陰雨的愉悅心情,暗示了秋日的清爽宜人。接著,“野菊迎人亦自花”,表明野生的菊花自然綻放,不需他人贊美,自有其美麗和獨特之處。
接下來的兩句,“年去年來秋又老,江南江北鬢將華”,通過年歲的推移和詩人的鬢發的變白,揭示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無常。秋天的到來喚起了歲月的感慨,而江南江北的風景也正逐漸隨著時光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接下來的兩句,“離騷如此那無酒,羈旅雖諳不似家”,表達了詩人在離鄉漂泊的心境中,對于離愁別緒的感嘆。雖然詩人對離鄉之苦有所了解,但與家鄉相比,仍然無法找到真正的歸宿和安慰。
最后兩句,“但得東籬堪種菊,盡容吾子岸烏紗”,詩人寄寓了對家園的留戀和渴望。即使身處他鄉,只要有一片東籬可以種植菊花,那就足以容納他的心靈寄托和歸屬感,仿佛兒時在家鄉的岸邊編織烏紗帽一般。
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和離鄉之苦的感慨。無論身處何地,人們都會感受到歲月的變遷和離愁別緒,但也可以通過尋找一些細小的事物來找到心靈的歸宿和慰藉。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豐富的情感和意境,表達了人們在時光中的沉思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