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謝公王 / 作者:方岳 |
白鹿遺書山澤癯,歸來花木盡堪娛。
功名之夢晦庵晦,禮樂其家迂叟迂。
雪屋一燈春夜半,竹山千古暮云孤。
雨寒愁絕蘭亭禊,靈壽空余九老圖。
|
|
挽謝公王解釋: 《挽謝公王》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謝公王
白鹿遺書山澤癯,
歸來花木盡堪娛。
功名之夢晦庵晦,
禮樂其家迂叟迂。
雪屋一燈春夜半,
竹山千古暮云孤。
雨寒愁絕蘭亭禊,
靈壽空余九老圖。
中文譯文:
白鹿離別時留下書信,山野草木已經凋零。
歸來之后,只剩下花木可以作為消遣。
追求功名的夢想黯淡無光,廟宇中的禮樂顯得陳舊古板。
在寒冷的春夜里,雪覆房屋,只有一盞燈光。
竹山靜立,千年過去,暮色籠罩著孤獨的云。
雨水寒冷,愁緒滿懷,蘭亭禊宴的意境已經消逝。
靈壽山空余下的九位老人的圖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展現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滄桑的感慨。通過描繪離別時的白鹿遺書、花木凋零的景象以及歸來后的廟宇、雪屋、竹山等,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的無奈和對于世事變遷的感傷。
詩中所提到的“白鹿遺書”和“花木盡堪娛”是對于時光流逝的象征,白鹿離去留下的遺書,映照出歲月的無情,而花木的凋零則暗示著光陰的逝去。這些景象都使得歸來后的生活顯得無趣和乏味。
詩中還提到了“功名之夢晦庵晦”和“禮樂其家迂叟迂”,揭示了作者對于功名和禮樂的失望和對于社會陳規的不滿。廟宇中的禮樂被形容為迂腐而古板,顯示出作者對于僵化的禮教的批判。
整首詩以冷色調的描繪,如雪屋、雨寒、暮云等,營造出一種陰郁凄涼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愁。最后,詩中提到了蘭亭禊和靈壽山的九位老人,強調了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消逝。
通過這首詩詞,作者以凄涼的景象和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于光陰流轉、功名虛幻和社會陳規的思考和觸動,展現了對于時光的無奈和對于人生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