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 / 作者:方岳 |
半塢幽深近物情,一筇老健愜山行。
月於水底見逾好,風打松邊過便清。
鶴睡不驚舂藥臼,鳥啼時作讀書聲。
山翁兩手渾無用,只把犁鋤做太平。
|
|
山中解釋: 《山中》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以山中景色和山中人的生活為主題,通過描繪山中的景物和山中人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贊美。
譯文:
在山谷中,幽深的半塢近在眼前,讓人感受到濃郁的情趣。
一根竹杖人們依賴已久,老者輕松自在地徜徉在山間。
月亮在水底下顯得更加美好,風吹拂松樹邊,清新宜人。
白鶴安然入睡,不被舂谷的藥臼聲所驚擾,鳥兒鳴叫時仿佛在朗讀書聲。
山中的老人雙手空閑無事,只是把犁和鋤頭當作享受和太平生活的象征。
詩意和賞析:
《山中》通過對山中景物和山中人的生活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贊美。詩中的"山中"并非指具體的某座山,而是代表了遠離塵囂和喧囂的世界,是一種寧靜和自由的象征。
詩人通過描繪山谷的景色,如半塢幽深、月亮在水底下的美好,以及山間的風聲和鳥鳴,展現了山中的寧靜和美麗。這些景物給人以寧靜、悠閑和舒適的感覺,讓人產生遠離喧囂城市的向往之情。
詩中還描寫了山中的老人,他們過著簡樸而寧靜的生活。老人們不受世俗的擾亂,不受功名利祿的困擾,只是以犁和鋤頭來象征他們對太平生活的追求。他們沒有繁重的勞作,兩手空閑,享受著山中寧靜的時光。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中的景色和山中人的生活,通過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安寧和寧靜的向往。詩中蘊含了對繁忙都市生活的反思,呼喚人們回歸自然、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平和。同時,詩中也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贊美和追求,倡導一種平和、寧靜和淡泊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