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瑞州羅大夫挽詩 / 作者:方岳 |
污俗狂瀾倒,公平今獨賢。
折腰慚為米,絕口不言錢。
筆橐名臣后,簞瓢素士先。
只消廉吏字,題作墓門鐫。
|
|
知瑞州羅大夫挽詩解釋: 《知瑞州羅大夫挽詩》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社會風氣的變遷為主題,表達了對時代污俗現象的不滿,對公正和廉潔的推崇,以及對名臣和素士的贊頌。
詩詞的中文譯文:
污俗狂瀾倒,公平今獨賢。
折腰慚為米,絕口不言錢。
筆橐名臣后,簞瓢素士先。
只消廉吏字,題作墓門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污俗的風氣為起點,表達了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暗示了社會道德的墮落和價值觀的顛倒。接著詩人表達了對公平正義的向往,并將此視為當今社會中的孤賢之德。詩中提到的"折腰慚為米,絕口不言錢"表明了詩人堅守廉潔的態度,不為私利屈膝,不談論金錢。詩人以筆橐代表名臣,以簞瓢代表素士,將他們與廉潔無私的品質相聯系,體現了對忠誠和高尚品德的贊美。最后兩句"只消廉吏字,題作墓門鐫"表達了詩人的希望,他認為只要廉潔的官吏存在,他們的名字將會被刻在墓門上,成為后人銘記的楷模。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批判和對高尚品質的贊美為主題,通過對比描繪,表達了對公正、廉潔和高尚道德的渴望和向往。它既反映了時代的特征,又抒發了詩人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