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 / 作者:方岳 |
溪村楊柳好藏鴉,春水池塘已吠蛙。
詩外共誰千里月,雨中老卻一山花。
蝶將夢去客欹枕,燕寄聲來社到家。
數(shù)掩斷籬春且住,莫隨芳草遽天涯。
|
|
山中解釋: 《山中》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溪村楊柳好藏鴉,
春水池塘已吠蛙。
詩外共誰千里月,
雨中老卻一山花。
蝶將夢去客欹枕,
燕寄聲來社到家。
數(shù)掩斷籬春且住,
莫隨芳草遽天涯。
譯文:
在山中的溪村中,楊柳優(yōu)美地藏著烏鴉,
春水池塘已經(jīng)傳來了蛙聲。
詩歌之外,與誰共賞這千里之遙的明月,
雨中的老人卻只有一山之間的花朵。
蝴蝶已經(jīng)飛去做夢,客人斜靠在枕頭上,
燕子將聲音寄托著來到家門前。
數(shù)次掩上斷籬,春天暫且停留,
不要匆忙地隨著芳草走向天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的景色和其中蘊含的寓意。詩人通過描寫溪村中的楊柳和蛙聲,以及雨中的山花,展現(xiàn)了山中自然景色的美妙和生機。詩中提到的千里之遙的明月和燕子的歸來,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和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詩人運用了富有意境的象征手法,將自然景物與人情、思念相結(jié)合,通過描繪山中的景色,抒發(fā)了對離別、歸鄉(xiāng)和家園的情感。蝴蝶將夢去客欹枕,燕子寄聲來社到家,這些形象化的描寫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最后兩句“數(shù)掩斷籬春且住,莫隨芳草遽天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珍惜和對逝去時光的憂傷,呼吁人們暫且停留,不要匆忙地追隨芳草向遠方奔波。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山中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家園、遠方和時光流轉(zhuǎn)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