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 / 作者:方岳 |
春溪革湖漱山瓢,歸臥藤陰蘚逕遙。
云氣釀成巫峽雨,松聲寒似浙江潮。
書生與世例迂闊,山意向人殊寂寥。
卻喜庾郎貧到骨,韭畦時一摘煙苗。
|
|
山居解釋: 《山居》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山居生活和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清幽寧靜的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贊美。
詩中描述了春天,詩人在清晨來到山間的溪流旁,用溪水漱洗湖泊的泥漿,同時飲用山泉,感受清涼。然后,他回到山腳下的藤陰之下,躺在藤蔓上,腳下是茂密的青苔小徑。他感受到云氣聚集,形成了巫峽的雨,而松樹的聲音在寒冷中像浙江的潮水般響起。
詩人認為世俗的生活方式和他所追求的山居生活有著明顯的不同,他們之間存在著思想上的隔閡。山居的意境與塵世截然不同,更加寂寥和寧靜。
然而,詩人欣喜地發(fā)現(xiàn),庾信這位文人志士竟然過著貧困的生活,與他在追求山居生活的心境上產生了共鳴。庾郎在貧苦中仍能體味到生活的美好,他只需時不時地去摘取一些韭菜,便能感受到農田中霧氣彌漫的景象。
整首詩以山居生活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傳達了對寧靜、貧樸生活的追求和贊美。這首詩呈現(xiàn)出一種與世隔絕、超脫塵俗的境界,同時也表達了對純樸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