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勸耕 / 作者:方岳 |
郡如斗大亦何堪,耕雨鋤煙亦飽諳。
共話桑麻真有味,久拋蓑笠得無慚。
野田春水自深淺,晴日鳥聲時兩三。
安得一牛橫短笛,南山之北北山南。
|
|
勸耕解釋: 《勸耕》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郡縣像斗般巨大,如何能夠忍受?在雨中耕作,鋤地時彌漫煙霧,對此我已經十分熟悉。一同談論種植桑麻,真是有趣味。長久以來放下了農民的蓑笠,也沒有感到羞愧。田野中的春水時而深淺,晴朗的日子里鳥兒的鳴叫時有兩三聲。如果能有一頭牛橫穿著短笛,南山之北北山之南該有多好啊。
詩意:
《勸耕》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和對勞動農民的敬意。詩人通過描繪農耕的場景和農民的生活,表達了自己對勞動的理解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展現了農民艱辛勞作的場景,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對鄉村田園的美好愿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對大自然的感悟。詩人通過對農田、雨水、煙霧、桑麻等元素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自然的田園景象中。詩詞展示了農民對土地的依賴,以及他們對農耕生活的熟悉和滿足。同時,詩人通過表達對農民的敬意和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展現了一種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環境的熱愛之情。詩詞的結尾以牛橫穿短笛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祝愿和向往,給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感覺。
總的來說,方岳的《勸耕》通過對農耕生活的描繪,展現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對自然的熱愛,表達了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和對鄉村田園的美好愿景。這首詩詞以樸實自然的表達方式,打動人心,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