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作 / 作者:方岳 |
年光何啻蛇赴壑,仕宦略如魚上竿。
疇昔本無溫飽志,歸來只作等閒看。
人間萬事風濤急,雨外一蓑天地寬。
潮落海門煙樹綠,舉頭已不見長安。
|
|
風作解釋: 《風作》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觸動。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作》中文譯文:
光陰怎似蛇下壑,
仕途猶如魚上竿。
曾經無志溫飽事,
歸來只當閑人觀。
人世萬事快如風,
雨中一蓑宇宙寬。
潮退海門煙樹綠,
抬頭已無長安眼。
詩意和賞析:
《風作》以簡練的文字展示了方岳對人生起伏和變遷的獨特領悟。詩中的第一句“光陰怎似蛇下壑”描繪了時光流逝的無情和迅猛,暗示人生短暫如流水,轉瞬即逝。第二句“仕途猶如魚上竿”則表達了在官場中求職仕途艱難,如同魚兒上釣竿一般,充滿了艱辛和掙扎。
接下來的兩句“曾經無志溫飽事,歸來只當閑人觀”反映了作者過去心無所執,對物質生活沒有追求,但如今重回塵世,只能作為旁觀者看待世間的種種。這種轉變帶有一種悠然自得和超然物外的態度,形成了一種對世俗事物的冷靜觀察。
最后兩句“人世萬事快如風,雨中一蓑宇宙寬。潮退海門煙樹綠,抬頭已無長安眼”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突出了人生的瞬息萬變和無常性。風雨中的一蓑衣襟寬廣,象征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而潮水退去,海門煙樹變綠,卻再也看不到長安城的風景,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過去的留戀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時間流逝、人生經歷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體現了宋代詩人在風云變幻的時代中對人生哲理的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