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君室 / 作者:方岳 |
竹意吾為誰,山曰子非我。
未知回孰賢,自贊午也可。
|
|
此君室解釋: 《此君室》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帶有深邃的意境和哲思,探討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詩意:
詩人以竹林為背景,借用竹子和山的對話,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境遇和自我評價的思考。竹子代表了高潔、堅韌和清雅的品質,而山則象征著莊嚴、崇高和深邃。詩人在竹林中自問:“我是為了誰而存在?”竹子回答說:“山曰你并非屬于我。”接著,詩人反問:“我不知道回歸何處才是明智的選擇?”最后,詩人對自己的價值進行了自我肯定,稱贊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值得的。
賞析:
這首詩通過竹子和山的對話來表達詩人對于人生和自我認知的思考。竹子和山的象征意義使得詩意更加深遠。竹子以其崇高的品質和獨立的生長方式,代表了人們心中追求的高尚境界。山作為自然界的象征,給予了詩人一種莊重和超越塵俗的感覺。通過這種對話,詩人在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目標,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詩人在詩中自問自答,表達了對自身處境的思考。他對自己是否有歸宿的疑問,以及對回歸何處的困惑,展現了一種對人生選擇和方向的思索。最后,詩人通過自我贊美,肯定了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有意義的,顯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思,讓人反思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觀。通過對自然的描繪和人與自然的對話,詩人反思了自身的人生境遇,同時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主題,鼓勵讀者從容面對人生的困惑和選擇。
總的來說,方岳的《此君室》通過對竹子和山的對話,探討了人生的意義、自我認知和價值追求。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深邃的哲思,引發人們對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