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夜 / 作者:方岳 |
年華三百六十日,塵勞八萬四千門。
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對梅花燈欲昏。
靜中頗窺造物意,極處是為天地根。
生菜春盤一杯酒,明朝花柳又村村。
|
|
除夜解釋: 《除夜》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年華三百六十日,
塵勞八萬四千門。
高眠茅屋人亦老,
相對梅花燈欲昏。
這個世界的歲月如流水般過去了三百六十天,
人們因為塵勞而疲憊不堪。
雖然住在茅屋里的人也已經年邁,
但他們在梅花燈下相對時,感覺夜晚已經很深了。
靜中頗窺造物意,
極處是為天地根。
生菜春盤一杯酒,
明朝花柳又村村。
在寧靜的夜晚,我窺探到了造物主的意圖,
深處才是天地的根本所在。
我舉起一杯酒,將新鮮的生菜裝盤,
明天清晨,花草樹木又會在鄉村的每個角落中繁盛。
這首詩詞以除夜之夜為背景,表達了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作者通過描述塵勞與年華的對比,表現了塵世的繁忙與紛擾,以及人們歲月不居的感慨。在茅屋中高眠的人們,和梅花燈光的昏暗相對,映襯出夜晚的寂靜和人生的蒼涼。但在這靜謐之中,作者卻能洞察到造物主的意圖,認識到天地之根源所在。最后,作者舉起酒杯,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預示著明天花草樹木將再次在鄉村中繁盛。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歲月流逝的思考。作者通過對人世間繁忙與寂靜的對比,以及對天地根本的思索,展現了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對自然的敬畏。整首詩詞既有對人世間的思考,又有對自然的贊美,給人以思考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