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 / 作者:方岳 |
長嘯出門山月高,古來寧獨我蓬蒿。
拙於生事豈無粥,猶有故情焉用袍。
垅畝桑麻豳雅頌,亭皋木葉楚離騷。
不知公相今誰是,已與人間久絕交。
|
|
山中解釋: 《山中》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中的晨光明亮,我高聲長嘯出門,山月高掛。古往今來,只有我一個人獨自行走在這蓬蒿野草之間。我生活簡樸,不善于追逐名利,但并非沒有所依賴,還有故友情誼存在,可以倚靠。我在自己的小農田里種植桑麻,這是一種古老而雅致的事物,值得贊美。在山中的亭子和皋陶的樹木下,我思念著楚國離騷的詩篇。我并不知道朝廷中的官員現在是誰,我們早已經與人世間斷絕了往來。
這首詩以山中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方岳的心境和情感。詩人在山中發出長嘯,表現出他對自然的豪邁和熱愛。他感嘆自己在世間獨行的境況,但并不感到孤獨,因為他還有故友相伴。他生活樸素,但并不貧乏,他在自己的田地里種植桑麻,這種古老的農作物象征著他對傳統文化的追求和贊美。他在亭子和樹木下思念楚國離騷的詩篇,表現出他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古代文化的向往。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無知和對世俗交往的疏離感,他已經與人間斷絕了往來。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山中的心境和思考,表達了他對自然、傳統文化和人際關系的關注。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自己的感慨,透露出一種豁達、淡泊的生活態度,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同時,詩人對傳統文化的追求和對時局的疏離感,反映了他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和對內心的追尋。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