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余義夫以劍請銘 / 作者:方岳 |
黑水梁州百二關,青天蜀道古云難。
貔貅夜柝身何在,麋鹿秋風骨未寒。
寵辱可驚漚起滅,荒涼只有月悲酸。
蒯緱忽墮空山夢,不道幽人意轉闌。
|
|
夢余義夫以劍請銘解釋: 《夢余義夫以劍請銘》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黑水梁州百二關,
青天蜀道古云難。
貔貅夜柝身何在,
麋鹿秋風骨未寒。
寵辱可驚漚起滅,
荒涼只有月悲酸。
蒯緱忽墮空山夢,
不道幽人意轉闌。
詩意:
這首詩以夢中的片段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境遇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詩中的景物和形象通過意象的運用,傳遞出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哲思。
賞析:
詩詞的開頭描述了黑水梁州的百二關,以及蜀道的艱險和古老。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所處的環境和人生的起點。接著,詩中出現了貔貅和夜柝等神秘的生物,它們的身影莫測不可捉摸,暗示著作者的命運和人生之謎。
詩的下一節以麋鹿和秋風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感慨。麋鹿的骨頭未寒,意味著盡管時光流逝,但作者的精神依然堅韌不拔。這里融入了對堅定信念和堅韌品質的謳歌。
接著,詩中出現了寵辱和漚起滅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人生起伏的思考。作者認為寵辱不驚,只有內心的平靜才能抵御外界的影響。荒涼之中,唯有明月的寂寞悲傷陪伴。這里反映了作者對于個人命運和世間滄桑的思考。
詩的結尾提到了蒯緱,寓意著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幻想。蒯緱是傳說中古代文化的象征,而它的墮落和空山的出現,意味著文化的衰敗和幻想的破滅。幽人的意轉闌,則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思考的轉變。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意象的形式描繪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于人生的思考。通過景物和形象的運用,傳遞出了作者對命運、時光和人生起伏的感悟和思索。同時,詩中融入了對堅忍不拔和內心平靜的贊美,以及對文化衰敗和孤獨思考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