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 / 作者:方岳 |
殘暑何時退,秋風日夜生。
已嫌湘簟冷,稍覺楚天清。
山路晴猶濕,星河夜自明。
時聞梧葉落,一似打門聲。
|
|
初秋解釋: 《初秋》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初秋時節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殘暑何時退,秋風日夜生。
已嫌湘簟冷,稍覺楚天清。
山路晴猶濕,星河夜自明。
時聞梧葉落,一似打門聲。
詩意:
這首詩以初秋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殘暑的期待,秋風的漸起以及楚天的清涼感受。在山路上,雖然天晴了,但仍然帶有一些濕潤的感覺。夜晚的星河清澈明亮。有時候可以聽到梧桐樹葉落下的聲音,宛如有人敲打門扉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清新的意象刻畫了初秋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秋天到來的期待和感受。在第一句中,作者期盼著殘暑何時結束,渴望秋風的到來。接著,他描述了湘簟(湘江流域的竹席)的冷涼和楚天(楚地的天空)的清澈。這些描寫傳達了初秋的涼爽和清新之感。
在第三句中,作者描述了山路上的秋意,盡管天空放晴,但路面仍然帶有潮濕的感覺,這是秋雨過后的自然反應。夜晚的星河在第四句中出現,展示了秋天夜晚的寧靜和明亮。最后一句以悅耳的韻律描繪了梧桐樹葉的聲音,這種聲音使人聯想到有人敲門的聲音,增加了整首詩的層次與韻味。
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方岳表達了他對初秋的熱切期待和對清涼宜人的感受,同時也展示了他對細微之處的敏感。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繪,喚起了讀者對初秋的共鳴,使人們能夠感受到這個美好季節的變化和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