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徐宰集珠溪 / 作者:方岳 |
山家鳧鶩散平田,沙路云深屐屢穿。
半醉半醒寒食酒,欲晴欲雨杏花天。
春能醞藉如相識,柳自風流未肯眠。
野老不知詩思好,但言啼鳥亦欣然。
|
|
次韻徐宰集珠溪解釋: 詩詞:《次韻徐宰集珠溪》
作者:方岳(宋代)
山家鳧鶩散平田,
沙路云深屐屢穿。
半醉半醒寒食酒,
欲晴欲雨杏花天。
春能醞藉如相識,
柳自風流未肯眠。
野老不知詩思好,
但言啼鳥亦欣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方岳的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思和對自然的觀察。
詩的開篇,詩人以山家的鳧鶩散落在平田上為景,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的景象。接著,詩人描述了云深的沙路,他屢次穿過這條深邃的小路。這里的沙路可以理解為詩人人生的旅程,充滿了曲折和挑戰。詩人的腳屐屢次踏過這條路,顯示了他對于困難的勇敢面對和不斷努力的精神。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詩人以寒食節的時刻為背景,描繪了自己半醉半醒的狀態,品飲著酒。這里的寒食酒象征著人生中短暫的歡愉和享受。而接下來的一句描述了天空的變化,欲晴欲雨的杏花天,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
接著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春天的感受,將春天比作醞藉,意味著春天像是在陶醉和沉淀之中,就像是相識的人一樣。而柳自風流未肯眠,描繪了垂柳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不肯入眠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激蕩的情感,以及對于生活與藝術的追求。
最后兩句中,詩人提到了野老,那些不通詩文的老人,但他們也能欣賞到啼鳥的聲音,并從中感受到喜悅。這種情節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的真實和純粹的熱愛,他認為即使是普通的人也能從自然中找到美和歡樂。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展現了詩人對于生活的感悟和對于自然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藝術的追求和對于真善美的追尋。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生動,情感真摯而深沉,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