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鹿洞 / 作者:方岳 |
茲山信雄深,鐘梵上云雨。
微吾紫陽翁,幾何不豪取。
有來青牛車,肯作白鹿主。
詩書夜披之,一變至鄒魯。
唐虞際淳熙,此道日方午。
澗聲撼皇墳,山翠濕章甫。
紛其四方人,會此共談塵。
岳也互鄉章,屨二不及戶。
卻后七十年,空堂凜遺矩。
四書在乾坤,六老自今古。
昭回云漢光,不隔天尺五。
厥惟貂續難,謹勿小吾土。
|
|
白鹿洞解釋: 詩詞:《白鹿洞》
朝代:宋代
作者:方岳
白鹿洞,似乎山中的一處隱秘之所,靜謐而深邃。鐘聲與佛號相互交織,仿佛飄蕩在云雨之間。在這里,有一位微弱的紫陽翁,他并不追求功名富貴,不過是過著簡樸的生活。即使有來自青牛車的高官厚祿,他也不愿作為白鹿洞的主人。
他夜晚披閱詩書,思考其中的人生哲理。這樣的思索使他的境界一變而達到了鄒魯之間。他提到了唐虞時期的淳熙年間,似乎這條道路是從古至今一直延續的。洞中的澗水聲驚動了皇陵,山巒的翠綠濕潤了章甫。四方的人們紛紛前來,相聚于此共同談論塵世間的事物。
岳陽的文人互相傾訴心聲,但方岳卻以謙遜之姿不敢與他們相提并論。七十年過去了,時光荏苒,唯有空堂中仍然凜然遵守著古時的規矩。四書的學問廣泛流傳于天地之間,六位圣賢的教誨自古至今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
詩中提到了昭回之光照云漢,似乎與天尺五指之間沒有任何隔閡。這里也提到了貂續之難,提醒人們要謹慎而不忘本土之責。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白鹿洞的景象,探討了作者對于名利與人生的態度。他崇尚清靜、樸素的生活,對于功名富貴并不追求,更注重自身的修為和境界。通過引用歷史典故,表達了古往今來智者們的思想和教誨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整首詩詞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人物境界的贊嘆。同時,通過山水、文人相聚等意象的描繪,展現了宋代文人的風貌和文化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