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后梅邊 / 作者:方岳 |
野逕茅茨竹作墻,歲寒曾亦幾平章。
高人風味天然別,不在橫斜不在香。
|
|
雪后梅邊解釋: 《雪后梅邊》是宋代詩人方岳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雪后梅邊
野徑旁茅草搭成墻,
歲寒之下也曾平章。
高人的風味自然獨特,
不在于華麗也不在于芬芳。
詩意:
這首詩以雪后的梅花為題材,描繪了一幅冬天里寒冷而質樸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梅花周圍野徑旁的茅草墻,表達了自然的樸素之美。詩中提到歲寒,意味著嚴寒的冬天,而"平章"則表示平凡而不起眼。詩人通過這些形象揭示了高人的風味不在于外在的繁華和芬芳,而在于內在的獨特與自然。
賞析:
《雪后梅邊》以樸素自然的形象,展現了冬天里的一份淡雅美感。詩中的"野徑茅草搭成墻",表現出自然環境的質樸和原始,增添了一種樸素的田園風情。詩人通過歲寒平章的描述,強調了平凡中蘊含的獨特之美,彰顯了高人的風味與眾不同的品格。這種對自然和內在美的追求,凸顯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們對內心清靜和超脫俗世的追求。
總的來說,方岳的《雪后梅邊》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樸素的景物描寫,傳達了一種追求自然與內在美的情感。它表達了對高人風味的贊美,以及對樸素和平凡之美的頌揚。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和對內心世界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