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蕉 / 作者:方岳 |
數葉芭蕉數葉秋,燈長雨久不眠愁。
靈溪寺里夜曾聽,又聽靈溪溪水流。
|
|
芭蕉解釋: 《芭蕉》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以芭蕉為題材,通過描繪芭蕉的景象和抒發人情之愁,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深情和對生活的感悟。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數片芭蕉秋葉飄,燈長雨久夜未宵。曾聽靈溪寺鐘鳴,又聞溪水流淌瀟。
詩意深遠,通過芭蕉的形象揭示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芭蕉是秋天的象征,在秋季,它的葉子隨風飄落,象征著歲月的逝去。詩中的燈長雨久,暗示了長夜的孤寂和無盡的憂愁。靈溪寺里的夜晚鐘聲曾經回蕩在詩人的耳邊,而溪水的流淌聲也再次傳入耳中,這些聲音帶給詩人對往事的回憶和對生命流轉的思考。
賞析這首詩,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思索。芭蕉的凋零象征著人生的短暫和變幻,而長夜的孤寂和憂愁則是對人情的抒發。靈溪寺的鐘聲和溪水的流淌聲則引發了詩人對時間和生命的反思,使得詩歌具有了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氣息。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將自然景物與人情交融,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思考。它以寥寥數語勾勒出豐富的意境,給讀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展現了方岳獨特的詩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