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巖 / 作者:方岳 |
山入花州翠作層,何年鑿此玉崚嶒。
瀑從峭壁飛將落,雪沍蒼崖危欲崩。
寺老尚堪支古佛,地靈不肯著凡僧。
定應嫌客留名姓,云逼人寒一硯冰。
|
|
三巖解釋: 《三巖》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脈進入花州,層層翠綠,這座山是在何年鑿出的玉石崚嶒。瀑布從陡峭的壁上飛流而下,仿佛要崩塌的蒼崖上覆蓋著冰雪。古老的寺廟仍然容納著古老的佛像,地靈卻不愿意容忍凡人僧侶的存在。定然會有人嫌棄客人留下名字姓氏,云霧逼人,寒冷如冰一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畫面,表達了作者對山川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山脈進入花州,形成層層疊嶂的景象,給人一種翠綠的感覺。瀑布從峭壁上飛流而下,形成壯觀的景觀,同時也傳遞出山勢陡峭、危險的感覺。蒼崖上積雪已成冰,給人一種冰冷的感受。古老的寺廟里供奉著古老的佛像,表達了歷史的延續和傳統的尊重。然而,這片山川和寺廟都有一種超然的氣質,不愿容納世俗的僧侶。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客人留名的嫌棄,以及山上云霧的凜冽寒冷。
賞析:
《三巖》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山川自然的壯麗景色,以及寺廟的莊嚴和古老的佛像。詩人通過運用山水意象和對比手法,將山脈、瀑布、雪崖等自然景觀與寺廟、佛像進行了對應,表達了山川之間的高度和境界的超然。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形容詞和動詞,使得詩意更加生動形象,讀起來能夠感受到山川的壯美和寒冷。
詩人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也通過對寺廟和佛像的描寫,展示了對傳統文化和信仰的敬重。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種對塵世紛擾的厭棄和超然心態,表達了詩人對繁瑣俗世的遠離之情。
整首詩詞意境高遠,描繪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古老寺廟的莊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傳統文化的敬重,以及對塵世紛擾的厭棄。通過精細的描寫和對比,使詩詞具有強烈的視覺感受和情感共鳴,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