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前一日雪 / 作者:方岳 |
歷眼看看剩浹旬,山河大地一齊新。
不成過臘都無雪,只隔明朝便是春。
夜半有誰過剡曲,年豐無處不堯民。
草亭只在梅花外,知與人間隔幾塵。
|
|
立春前一日雪解釋: 《立春前一日雪》是宋代詩人方岳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歷眼看看剩浹旬,
山河大地一齊新。
不成過臘都無雪,
只隔明朝便是春。
夜半有誰過剡曲,
年豐無處不堯民。
草亭只在梅花外,
知與人間隔幾塵。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在立春前一天下雪的景象。詩人通過雪的出現,表達了大地萬物煥然一新的喜悅和春天的臨近。他指出,這場雪的降臨將冬天推向了尾聲,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春天。
賞析:
詩詞以雪的形象來寄托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喜悅之情。詩中的"歷眼看看剩浹旬"表明雪的降臨已經是冬天的最后時刻,山河大地都因雪的覆蓋而煥然一新,呈現出一片新的景象。詩人提到"不成過臘都無雪",表明過去的臘月即使到了最后一天也沒有雪,而只隔一夜,明朝就迎來了春天,暗示春天的到來是迅速而不可阻擋的。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雪夜中的剡曲(指剡縣,今浙江紹興一帶),雖然夜半時分不知有誰經過,但卻感受到年豐的喜悅,無處不是堯民(指堯天下,即世間美好的景象)。最后兩句"草亭只在梅花外,知與人間隔幾塵"表達了詩人置身于草亭外,與塵世相隔的心境,感嘆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雪的降臨和春天的臨近,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世間美好的期待與祝愿。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超脫塵世的情感,以及對自然和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