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 / 作者:方岳 |
人間久矣倦迎逢,歸路牛羊帶夕春。
千點梅沈山店月,一溪煙咽寺樓鐘。
窮猶羞澀巉巖面,老自平夷磊磈胸。
曾笑古人多晚謬,草庵雖小幸相容。
|
|
山中解釋: 《山中》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山中景色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山中感受自然和尋求心靈寄托的情感。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如下:
人間久矣倦迎逢,歸路牛羊帶夕春。
千點梅沈山店月,一溪煙咽寺樓鐘。
窮猶羞澀巉巖面,老自平夷磊磈胸。
曾笑古人多晚謬,草庵雖小幸相容。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山中》這首詩詞以自然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中的景色和表達詩人的感受,傳達了詩人在山中尋求心靈寄托、追求寧靜的心境。
詩的開篇,“人間久矣倦迎逢”,表明了詩人對塵世喧囂的疲倦之情。這句意味深長,暗示著詩人渴望遠離塵囂的心愿。
接下來的兩句,“歸路牛羊帶夕春。千點梅沈山店月”,通過山中的景色描繪,展示了春天的美麗和寧靜。牛羊歸家的歸路,夕陽下的春天,以及點綴在山店月光中的千點梅花,都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
接著,“一溪煙咽寺樓鐘”,通過描繪山中溪水流動和寺廟鐘聲回蕩,給人一種幽靜和寧謐的意境。這一句表現了山中的寧靜和與自然的融合。
下面兩句,“窮猶羞澀巉巖面,老自平夷磊磈胸”,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巖的敬畏之情。詩人以自身的局限感到慚愧,認為自己在詩意上的表達與古人相比還顯得淺薄。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高峻巉巖和歲月沉淀的敬重之情,將自己與自然進行對照。
最后兩句,“曾笑古人多晚謬,草庵雖小幸相容”,詩人自謙地笑古人的詩才比自己高超,但他在自己的草庵中依然能夠找到心靈的慰藉和滿足,這是一種幸福與滿足的表達。
通過細膩而富有意境的描寫,方岳的《山中》將自然山水與人的內心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塵世的疲倦和對自然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尋找心靈棲息地的愿望。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和思索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