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 / 作者:方岳 |
山中從事亦賢勞,安得眠云獨自高。
兩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樹接碧紅桃。
春風多可移可信,夜雨無聲入土膏。
那辦工夫到詩句,溪燈穿屋未編茅。
|
|
山中解釋: 《山中》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以自然山水為背景,表達了山中靜謐的生活和詩人對自然的贊美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中從事亦賢勞,
安得眠云獨自高。
兩席地栽青紫芥,
一株樹接碧紅桃。
這首詩的開頭兩句描繪了詩人在山中從事工作的勤勞,他希望能夠在高處的云朵上安然入眠。這種向往高遠、寧靜自由的心境,與現實生活中的忙碌和紛擾形成鮮明對比。
春風多可移可信,
夜雨無聲入土膏。
那辦工夫到詩句,
溪燈穿屋未編茅。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春天的風吹動起來的可移動的景象,和夜雨無聲地滋潤土壤的情景。詩人提到自己的努力工作,但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寫詩的向往,認為自己的工作尚未達到以詩句表達心境的境地。最后一句提到溪水中的燈光穿過屋子,暗示詩人的生活仍然樸素,沒有達到高雅之境。
整首詩以山中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的內心世界。詩人渴望遠離塵囂,追求高遠的境界,并希望能夠以詩歌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