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石孫赴童科 / 作者:方岳 |
圣澤被卷阿,髫童亦置科。
兩蝸從小競,三家至今訛。
亦漫為官耳,其將奈若何。
豈關門戶事,翁已老漁蓑。
|
|
送石孫赴童科解釋: 《送石孫赴童科》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石孫赴童科,
圣澤被卷阿。
髫童亦置科,
兩蝸從小競。
三家至今訛,
亦漫為官耳。
其將奈若何,
豈關門戶事。
翁已老漁蓑。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石孫前往童科的作品。詩人通過描繪一幅童科赴試的場景,表達了對石孫的祝福和對他未來前程的思考。詩中呈現了一種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對人生命運的沉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送別石孫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石孫的祝福和對他未來前程的思考。詩的開頭,詩人通過使用"圣澤被卷阿"的表述,既突出了石孫作為考生的重要性,也展示了童科考試的莊重和嚴肅。"髫童亦置科"一句,則以童科考試為背景,表達了年幼的童子們也在嚴肅對待科舉,以求獲得更好的前程。
接下來的兩句"兩蝸從小競,三家至今訛",則表明了童子們從小就開始競爭,但有時因為一些誤會而導致不公正。這種社會現象讓詩人感到不解和憂慮。"亦漫為官耳,其將奈若何"一句,表達了對石孫即將踏入官場的擔憂和疑惑,詩人思考著在這個復雜的官場環境中,石孫將如何應對和處理。
最后兩句"豈關門戶事,翁已老漁蓑"則是詩人的自省和人生思考。詩人認為,人生的成敗不應僅僅與門戶出身有關,而是應該注重個人的努力和品德。"翁已老漁蓑"則表明詩人自比為老漁夫,通過漁蓑象征平凡的生活和簡樸的品質,表達了對物質追求的淡泊態度,以及對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述童科赴試的場景,反映了當時科舉考試制度下的社會現象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石孫的祝福和對社會的憂慮。詩詞結構簡潔明快,意境清新,語言含蓄而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