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有感 / 作者:方岳 |
山蟄驚塵已發聲,移花移竹正忙生。
相成老子一春事,只費天公幾日晴。
何以消憂惟酒可,無能為役以詩鳴。
身其隱矣名安用,寄語諸賢月旦評。
|
|
雨中有感解釋: 《雨中有感》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中有感,山蟄驚塵已發聲,
移花移竹正忙生。
相成老子一春事,
只費天公幾日晴。
何以消憂惟酒可,
無能為役以詩鳴。
身其隱矣名安用,
寄語諸賢月旦評。
詩意:
這首詩詞以雨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雨中的感慨。雨水滋潤大地,山中的蟄伏生物被驚動,塵土飛揚,花木被移動,竹子翻轉。這些變化與老子所說的天地相成、自然規律相應的道理相呼應。詩人感嘆這一春之事,只需幾天晴朗的天氣,便可以完成。詩人認為,消除憂愁的方法只有飲酒,而他卻無法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他自愧身份微賤,名聲不重要,只希望能將這首詩寄給各位賢人,讓他們在明天的朝會上評論這首詩。
賞析:
《雨中有感》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雨天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詩中山蟄驚塵、移花移竹等描寫運用了生動的比喻手法,將雨水對自然界的影響生動地展現出來,給人一種親切感。詩人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感悟,將自然與人生相聯系,表達了對宇宙之道的領悟和對人生短暫性的思考。詩人對自己的無能為力和對詩歌的無奈也透露出一種自嘲和自省之情。最后,詩人將這首詩寄托給了各位賢人,期待他們能對這首詩進行評價,展現了他對文學的追求和對他人智慧的敬重。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變化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既有對宇宙之道的領悟,又有對自身能力的自省。通過簡練而生動的描寫,詩人將自然景象與人生哲理相結合,使詩詞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引發讀者對人生、自然和藝術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