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居十六詠·清樾 / 作者:方岳 |
山林有灌木,其大可蔽牛。
蘚石眠清陰,坐間天地秋。
|
|
出居十六詠·清樾解釋: 《出居十六詠·清樾》是宋代詩人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樾是指一片幽靜清涼的林木。詩人以清樾為背景,描繪了山林中的景色和氛圍。在這片山林中,生長著茂密的灌木,它們高大得足以遮蔽牛的身形。石頭上長滿了青苔,清涼的陰影使人感到宜人。坐在這里,仿佛置身于秋天的天地之間。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清幽自然環境的贊美和喜愛之情。山林中的灌木和蘚石,展現出一種寧靜和靜謐的氛圍,給人以安詳的感受。詩中的清涼秋天更增添了幾分宜人之意,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與恬靜。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主題,用簡潔的詞語描繪了山林的景色和氛圍。方岳以細膩的筆觸表達自己對自然的感悟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通過描繪山林中的灌木、蘚石和秋天的天地,詩人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清涼和宜人的氛圍,引發讀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這首詩詞簡短而精煉,以自然景物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清幽自然環境的贊美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山林的世界,使人感受到其中的寧靜與美好。這種對自然的贊美和追求清凈的情感,也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和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