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行 / 作者:方岳 |
不肯諸賢季孟間,歸來云月盡躋攀。
誰僧命達昔工部,未必詩窮今巨山。
兩鬢雪霜多是病,一蓑煙雨可曾閒。
花前得酒微成醉,歡頰春紅覺頓還。
|
|
山行解釋: 《山行》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行
不肯諸賢季孟間,
歸來云月盡躋攀。
誰僧命達昔工部,
未必詩窮今巨山。
兩鬢雪霜多是病,
一蓑煙雨可曾閑。
花前得酒微成醉,
歡頰春紅覺頓還。
譯文:
不愿隨從各位賢達之間,
歸來時云月已經升起。
誰能預知僧人的命運,
也許并非所有詩人都已難以為繼。
滿頭白發多是疾病的痕跡,
一件蓑衣在雨霧中感到無聊。
在花前享受美酒微醺,
喜悅的面頰顯露著春天的紅暈。
詩意:
《山行》描繪了一位歸來的詩人對山水之美的贊嘆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人不愿隨從眾多才子之間,表達了對傳統文人身份的拒絕和對個性獨立的追求。他通過攀登山峰,感受云霧、月色與山川的壯麗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追求卓越的渴望。
詩中提到的僧人可能指代歷史上的僧人詩人,詩人由此聯想到自己的命運,認為詩人并非必然會在今天這座巨大的山峰上遭遇創作的困境。他認識到自己的年歲已經不輕,而滿頭雪霜則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病痛。然而,詩人依然能在煙雨中尋找片刻的寧靜,感受到生活的閑適和自然的美好。
最后,詩人在花前飲酒,微醺之間感受到一種愉悅和滿足,歡頰春紅的形容則暗示著生命的活力和美好。整首詩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生活體驗的感悟,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獨立和人生意義的追求。
賞析:
《山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對山水的熱愛和對自由人生的向往。詩人通過與自然的交融,表達了對于束縛和規范的抗拒,追求內心真實和個性獨立。詩中的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呼應,形成了一種鮮明的意境。
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困境和感悟,表達了對于詩人身份和創作的思考。他雖然面對歲月的衰老和生活的壓力,卻仍然能夠在自然中找到片刻的寧靜和滿足。這種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對自然的熱愛,給人以啟示和感染。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對生活的感悟,展現了詩人獨立思考的精髓和對自由人生的追求?!渡叫小吠ㄟ^簡潔明快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展示了方岳詩人獨特的審美觀和人生態度。
詩中的山水景色、云月、雪霜等自然元素,與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思考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動靜結合、自然與人生交融的意境。詩人通過攀登山峰、觀賞花景、飲酒作樂等情境,展現了對自然美和人生意義的追求。
詩人表達了對傳統文人身份的拒絕,他不愿隨從眾多才子之間,表明了對個性獨立和創新的追求。他反思自己的詩歌創作,認為詩人并非必然會陷入創作的困境,未必詩窮。這種思考體現了他對自身創作能力和詩歌價值的自信。
詩中的兩鬢雪霜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病痛的痕跡,但詩人并不因此沮喪和絕望,他仍能在煙雨中感受寧靜和閑適。這種樂觀和從容的態度,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理解和對自然的感悟。
最后,詩人在花前飲酒,微醺之間感受到一種愉悅和滿足,這種歡頰春紅的美好形象,象征著生命的活力和喜悅。詩人借酒暫時忘卻煩惱,感受到生活中片刻的美好時光。
《山行》展現了方岳詩人獨立、自由的人生態度和對自然美的追求。他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沉思,表達了對束縛和規范的抗拒,追求內心真實和個性獨立的追求。這首詩描繪了山水之美,同時反映了詩人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