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監餉四物各以一絕答之·鱘鲊 / 作者:方岳 |
肉未為奇骨最奇,透明瑪瑙碎琉璃。
老饕不奈殘牙齒,卻愛桃花軟玉脂。
|
|
李監餉四物各以一絕答之·鱘鲊解釋: 《李監餉四物各以一絕答之·鱘鲊》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李監餉四物各以一絕答之·鱘鲊》
肉未為奇骨最奇,
透明瑪瑙碎琉璃。
老饕不奈殘牙齒,
卻愛桃花軟玉脂。
譯文:
魚肉雖不稀奇,卻以魚骨最為奇特,
宛如透明的瑪瑙和破碎的琉璃。
老饕無法嚼碎堅硬的骨頭,
卻深愛桃花般柔軟的玉脂。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回答李監餉的四物詩為題材,以描寫鱘鲊為中心。方岳以鱘鲊的特點來表達詩意,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傳達了深刻的思考。
詩的第一句“肉未為奇骨最奇”以反轉的方式開場,表達了鱘鲊魚的特殊之處。它們的肉并不稀奇,但在魚骨方面卻是極為奇特的。這種對比極具詩意,形象地揭示了鱘鲊的獨特之處。
接下來的兩句“透明瑪瑙碎琉璃”描繪了鱘鲊魚骨的質地。方岳用透明的瑪瑙和破碎的琉璃來形容魚骨的外觀和質感,使讀者感受到它們的脆弱和美麗。這種對比的手法凸顯了鱘鲊魚骨的獨特之美。
最后兩句“老饕不奈殘牙齒,卻愛桃花軟玉脂”則表達了鱘鲊魚骨對于老饕的特別吸引力。老饕指的是嗜食美味的人,盡管他們的牙齒已經殘缺,無法嚼碎堅硬的骨頭,卻對鱘鲊魚骨情有獨鐘。這種對比揭示了鱘鲊魚骨的獨特魅力,即便是那些嗜食美味的人也被其所吸引。
通過對鱘鲊的描繪,方岳展示了一種寓意深遠的美感。他以魚骨的特殊性為引子,通過對比和對立,表達了鱘鲊魚骨的奇特之美,引發讀者對于美以及人性欲望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出深刻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