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美人(見梅) / 作者:方岳 |
鷗清眠碎晴溪月。
幾夢寒蓑雪。
斷橋籬落帶人家。
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
曾于春底橫孤艇。
香似詩能冷。
娟娟立玉載歸壺。
渺渺愁予肯入、楚騷無。
|
|
虞美人(見梅)解釋: 《虞美人(見梅)》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鷗清眠碎晴溪月。
幾夢寒蓑雪。
斷橋籬落帶人家。
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
曾于春底橫孤艇。
香似詩能冷。
娟娟立玉載歸壺。
渺渺愁予肯入、楚騷無。
詩意:
這首詩以虞美人花為主題,描繪了作者在春天看到虞美人花時的情景和感受。詩中以鷗鳥清澈的睡眠和碎裂的晴天溪月來開篇,表現了寧靜和美好的自然景色。接著,詩人回憶起多少次寒冷中佩戴著蓑衣行走在雪地中的夢境,這一句意味著虞美人花的花期較晚,出現在寒冷的季節,給人以不同尋常的感覺。詩中提到的斷橋和籬落是環繞著人家的,給人以寂寥的感覺,隱喻了虞美人花的清雅和孤傲。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虞美人花的綻放,它們初次開放的枝條上綻放著兩三朵花,給人以清新嬌嫩的感覺。詩人回憶起自己曾在春天的盡頭駕著孤舟,暗示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思考。最后兩句表達了虞美人花的香氣仿佛能凝結成寒冷的詩句一樣冷傲,虞美人花娟娟立在玉壺中,雖然渺渺如夢,但仍然讓人感到遙遠的愁緒,與楚國的辭章相似。
賞析:
此詩通過對虞美人花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細膩感受和對美的追求。詩中的景物描寫具有鮮明的意境,如清澈的睡眠、碎裂的晴天溪月等,給人以視覺和感覺上的沖擊。以寒冷的蓑衣雪地夢境和斷橋籬落帶人家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孤寂和清幽的氛圍,暗示了虞美人花的高潔和孤傲。而枝北枝南初著、兩三花的描繪則展現了虞美人花的嬌嫩和清新。詩末的比喻和意象運用則使整首詩增添了一層離奇與遙遠的意味,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整首詩以虞美人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運用意象與比喻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感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