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聞雨用誠齋新涼韻 / 作者:方岳 |
歲事不可常,吾生復余幾。
立秋五十日,殊未涼風至。
山田欲生煙,旱氣亦可已。
摵摵聲入桐,中夜攬衣起。
未議填饑腸,且與洗渴髓。
霡霂倘優渥,安用雷電駛。
相傳水日宮,法施政如此。
焦枯寬一分,熱惱清十倍。
稽首不昧香,我意則佛意。
問雨從何來,君其無罪歲。
|
|
夜聞雨用誠齋新涼韻解釋: 《夜聞雨用誠齋新涼韻》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聽雨的情景,表達了歲月的轉瞬即逝,生命的脆弱和人們對自然的感慨。
詩詞中的譯文是:
歲事不可常,吾生復余幾。
立秋五十日,殊未涼風至。
山田欲生煙,旱氣亦可已。
摵摵聲入桐,中夜攬衣起。
未議填饑腸,且與洗渴髓。
霡霂倘優渥,安用雷電駛。
相傳水日宮,法施政如此。
焦枯寬一分,熱惱清十倍。
稽首不昧香,我意則佛意。
問雨從何來,君其無罪歲。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歲月變遷的感慨和對生命脆弱性的認識。詩人在立秋已過五十天的時候,仍然感嘆涼風遲遲未至,暗示了歲月的匆匆流逝。他描繪了山田即將生出煙霧,旱氣已經消退的景象,抓住了時令的變化。詩中的"摵摵聲入桐"描繪了雨聲落在桐樹上的聲音,形象生動。在深夜,作者起身攬衣,意味著他被這雨聲所感動,進一步引發了他對生活的思考。
詩人在面對生活的艱辛時,沒有急著填饑腸、解渴髓,而是先享受著雨水的滋潤,體驗著自然的美妙。詩中的"霡霂倘優渥,安用雷電駛"表達了對雨水滋潤的渴望和對自然的敬畏。作者通過描繪雨水的來臨,表達了對宇宙法則和自然界秩序的思考。
最后兩句"焦枯寬一分,熱惱清十倍?;撞幻料?,我意則佛意。"表達了作者對于心靈的寬慰與超越。焦躁的心情在雨水的滋潤下得到了一絲寬慰,熱惱也被沖洗得清凈。作者通過這樣的心境,將自己的思緒與佛教的境界相聯系。
整首詩詞以描寫雨夜的景象為線索,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感慨,以及對自然和宇宙法則的敬畏與思索。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個人的心境與宇宙相呼應,體現了中國古代詩詞的典型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