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芙蓉驛 / 作者:方岳 |
鳳皇山下芙蓉驛,零落殘碑半蝕苔。
黃鳥有時穿戶過,青山地數摺溪回。
麥秋天氣半明暗,蠶月人家忌往來。
俯仰十年如夢耳,舊題剝落已塵埃。
|
|
宿芙蓉驛解釋: 《宿芙蓉驛》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鳳皇山下芙蓉驛,
零落殘碑半蝕苔。
黃鳥有時穿戶過,
青山地數摺溪回。
麥秋天氣半明暗,
蠶月人家忌往來。
俯仰十年如夢耳,
舊題剝落已塵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位于鳳皇山下的芙蓉驛,驛站已經年久失修,殘破的碑文上長滿了青苔。黃鳥偶爾從門戶中飛過,青山環繞著數道彎曲的小溪。麥秋時節,天空時明時暗,人們也因為蠶月而避免前來。作者回首過去十年,感覺宛如一場夢境,舊時的墨寶已經剝落成了塵埃。
賞析:
《宿芙蓉驛》以鳳皇山下的芙蓉驛為背景,通過描寫驛站的殘破景象和周圍的自然景觀,展現了歲月流轉中的荒涼和變遷。詩中的芙蓉驛已經衰敗不堪,零落的殘碑和長滿苔蘚的景象,傳達出歲月的無情和歲月對人事的消磨。黃鳥穿過門戶,青山與摺溪交織,形成一幅幽靜而美麗的畫面,給人以清新的感受。同時,詩中提到的麥秋天氣時明時暗,人們因為蠶月而避免前來,暗示著農村的生活和季節的變遷。最后,作者回首十年的光陰,感嘆時間的飛逝,舊時的墨寶已經剝落成了塵埃,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刻畫了芙蓉驛的景象和歲月的變遷,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示了人事如夢的感慨。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景物的運用,使得整首詩具有了一種清新、幽靜的氛圍,引發讀者對于時間流逝和人生變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