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嘆 / 作者:方岳 |
月如此好吳牛喘,雪不勝寒蜀犬狺。
莫怪叔孫并祿父,不知周孔是何人。
|
|
有嘆解釋: 《有嘆》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在這首詩中,他以富有意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寂靜而凄美的景象。
詩意:
這首詩以月亮、牛、雪和犬狺作為意象,通過描繪這些景物的狀態,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嘆和思考。月亮高懸于夜空,光輝明亮,照耀著大地。吳牛在月光下喘息,牛的氣息與月色交相輝映,展現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美感。雪覆蓋的蜀地寒冷異常,雪花的寒意無法承受,使得蜀地的犬狺顫抖不已。作者從這些景物中感嘆叔孫、祿父等人的命運,他們并不了解周孔這些偉大人物的真正意義。
賞析:
《有嘆》以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思考。通過月亮、牛、雪和犬狺的描繪,詩中呈現了一種寂靜而凄美的氛圍。月光和牛的喘息交相輝映,象征著自然界的和諧與寧靜。蜀地的冰雪寒冷,使得犬狺顫抖不已,透露出一種孤寂和艱難。這些景物不僅是物象的描繪,更是作者內心感嘆的表達。
詩中的叔孫、祿父和周孔則象征著歷史中的偉大人物。詩人通過他們的對比,暗示了叔孫、祿父等人對于周孔這些偉大人物的不了解和忽視。這種對歷史和人物的反思,凸顯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總的來說,方岳的《有嘆》通過富有意象的描繪,創造了一幅寂靜而凄美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嘆和對人生、歷史的思考。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深意的語言,引發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歷史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