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程弟 / 作者:方岳 |
莫為盤餮烹不鳴,借公松石聽溪聲。
貂蟬只是麒麟楦,寄語諸公卿自卿。
|
|
次韻程弟解釋: 《次韻程弟》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不要因為盤中的鼎食而將未鳴的鳥烹煮,
借用公松和石頭去聆聽溪水的聲音。
貂蟬只是麒麟的木履,
寄語給你們,諸公卿,從卿自己開始。
詩意:
這首詩以意境深遠、寓意深刻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象和人際關系的思考。詩中以盤中的鼎食喻指那些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已經成功、有成就,但實際上內心還未展示出真正才華的人。詩人告誡人們不要因為外在的成就而輕易對他們作出評判,就像不要將未鳴的鳥烹煮一樣。
接著,詩人通過借用公松和石頭的形象,表達了對自然聲音的傾聽。這里,公松和石頭象征著純粹的自然聲音,而溪水的聲音則代表了自然界的真實與自然。詩人希望人們借此去聆聽自然的聲音,尋找真實和內心的聲音,以超越表面的虛華。
最后兩句"貂蟬只是麒麟的木履,寄語諸公卿自卿"則以歷史典故來寄托作者的寄語。貂蟬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美女,麒麟是神話中的神獸,而木履則象征著身份和地位。這里,詩人以貂蟬比喻那些表面美麗,但實際上只是裝飾品的人,而麒麟則象征著高尚的品質和才華。
通過這兩個形象的對比,詩人向諸位公卿傳達了一種深刻的思考和寄語。他希望諸位公卿能夠從自身做起,以麒麟的標準要求自己,超越虛華,追求真實的內在品質和真正的才華。
賞析:
《次韻程弟》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通過寓言的手法,傳遞了作者對社會現象和人際關系的思考與寄托。詩中運用了盤餮烹不鳴、借公松石聽溪聲、貂蟬只是麒麟楦等富有象征意義的意象,使詩詞更具意境和表現力。
詩人在表達自己對社會現象的思考時,通過對盤中鼎食和未鳴的鳥的比喻,巧妙地揭示了虛華和真實之間的對立。他以此呼吁人們不要以表面的成就來判斷一個人,而是要通過傾聽內心的聲音,追求真實和內在的價值。
在詩的結尾,詩人以歷史典故中的貂蟬、麒麟和木履三個形象,對諸位公卿提出了深刻的寄語。通過對比貂蟬和麒麟的象征,詩人表達了對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視內在的人的批判,并希望諸位公卿能以高尚的標準要求自己,追求真正的品質和才華。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寓言的手法和深刻的意象,傳遞了作者對虛華與真實、外表與內在的思考和寄托。它鼓勵人們不要被表面的光鮮所迷惑,而是要從內心去尋找真實的價值和真正的才華。這使得《次韻程弟》成為一首引人深思的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