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費司法 / 作者:方岳 |
長房一青竹,閱世不知幾。
下視區中人,歲月老分至。
頗聞第二泉,風煙未渠已。
謫墮修茶經,政坐一念起。
誰令哀鴻號,手足痛入髓。
秋江渴到底,安得半帆駛。
大士慈憫故,慮豈不及此。
軍持乞余滴,厥德安敢倍。
愿方出岫心,慰我在原意。
歸尋舊時仗,小住五百歲。
|
|
答費司法解釋: 《答費司法》是宋代詩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長房一青竹,閱世不知幾。
一根青竹在長房中,我無法評估經歷過的世事有多少。
這兩句詩描繪了詩人處于長房之中,感嘆自己對于世事的無知和經歷的不足。青竹是一種常見的植物,象征著生命的延續和堅韌不拔的品質。
下視區中人,歲月老分至。
俯視著區中的人,歲月已經老去而逐漸分散。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俯視區中的人們,感慨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歲月老分至,體現了時間的無情和不可挽回的流逝。
頗聞第二泉,風煙未渠已。
雖然多次聽說第二泉,但風煙已經消散。
這兩句描述了詩人曾聽聞第二泉的名聲,但如今已經無從得知其真正的風采。第二泉可能是一個名勝之地,風煙未渠已則表明其已然消逝。
謫墮修茶經,政坐一念起。
被貶謫而陷入修茶經的苦修中,一念之間,政事涌上心頭。
這兩句反映了詩人被貶謫之后,專心修煉茶道的境遇。政坐一念起,表明詩人在修茶經的過程中,政事的思緒忽然涌上心頭。
誰令哀鴻號,手足痛入髓。
是誰讓哀鴻呼號,手足之痛深入骨髓。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世間苦難和痛苦的感同身受。哀鴻號指的是哀鴻遍野的景象,象征著社會的不幸和悲傷。
秋江渴到底,安得半帆駛。
秋天的江水干涸到底,怎能再有半帆駛行。
這兩句描繪了秋天江水干涸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于困境和無法前行的無奈和痛苦。
大士慈憫故,慮豈不及此。
大士以慈悲之心為懷,難道不會關注到這些嗎。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大士(指佛陀或高尚的人物)的期望,希望他們能以慈悲之心關注世間的痛苦和困苦,給予援助和慰藉。
軍持乞余滴,厥德安敢倍。
軍隊為了一滴水而乞求,怎能因此懷疑他們的品德。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軍隊的理解和贊揚,即使面臨極端困難,他們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不貪婪不懷疑。
愿方出岫心,慰我在原意。
希望方岳能夠出山,寬慰我內心的想愿方岳能夠走出隱居的山崗,安撫我的內心愿望。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方岳的期望和希望,希望他能夠離開隱居的生活,以他的才華和智慧來寬慰自己內心的追求和愿望。
歸尋舊時仗,小住五百歲。
回歸尋找舊時的戰爭,停留在五百歲的歲月。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過去戰爭歲月的向往和回憶,希望能夠重新回到過去的時光中,重溫那段激蕩的歲月。
整首詩以作者方岳的自述為主,抒發了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于世間苦難和困境的同情和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個人經歷以及社會現象,詩人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慈悲和品德的思考和期許。整體氛圍凄涼憂傷,詩句簡練而富有意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