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酹江月(八月十四,小集鄭子重帥參先月樓·是夕無月和朱希真插天翠柳詞韻) / 作者:方岳 |
綠尊翠勺,約秋風、一醉小樓先月。
誰取寶奩奔帝所,深瑣玉華宮闕。
老桂香寒,疏桐云重,生怕金蛇掣。
那知天柱,一峰別與天接。
我欲飛佩重游,置之衣袖,照我襟懷雪。
玉斧難藏修月手,待做明宵清絕。
天地無塵,山河有影,了不遺毫發。
舉杯相屬,喚誰箋與天說。
|
|
酹江月(八月十四,小集鄭子重帥參先月樓·是夕無月和朱希真插天翠柳詞韻)解釋: 《酹江月(八月十四,小集鄭子重帥參先月樓·是夕無月和朱希真插天翠柳詞韻)》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尊翠勺,約秋風、一醉小樓先月。
翠綠的酒杯,隨著秋風的吹拂,我先在小樓上暢飲,觀賞著初出的月亮。
誰取寶奩奔帝所,深瑣玉華宮闕。
有人取了珍寶,奔向皇帝所在的地方,深藏在宮闕的珍寶之中。
老桂香寒,疏桐云重,生怕金蛇掣。
老桂樹的香氣在寒風中飄蕩,稀疏的桐樹云重疊,似乎害怕金蛇的吐息。
那知天柱,一峰別與天接。
誰能知道那天柱一般的高峰,離天空如此之近。
我欲飛佩重游,置之衣袖,照我襟懷雪。
我想要飛舞佩劍,重游于天地之間,將它掛在衣袖上,照亮我的心靈,如同雪一般純潔。
玉斧難藏修月手,待做明宵清絕。
玉制的斧頭無法掩蓋修月之手,等待著在明亮的夜晚展現出它的清麗絕妙。
天地無塵,山河有影,了不遺毫發。
天地間沒有一絲塵埃,山河之間卻有著倒映的影子,沒有絲毫遺漏。
舉杯相屬,喚誰箋與天說。
舉起酒杯相互祝酒,呼喚著誰,將信箋帶給天空傳達。
這首詩詞以描繪秋夜的美景為主題,以詩人自我表達和感嘆的方式展示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通過細膩而有意境的描寫,詩中展現了秋風、月亮、山水等元素的美麗和神秘感。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一些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命運的把握,以及對心靈追求和純潔的向往。整首詩詞以清新、流暢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受,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美好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