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丫頭巖 / 作者:方岳 |
君不見新寺磯,女兒浦,小姑嫁與彭郎去。
天開地辟本何心,以邪見我成疑誤。
風煙高并雙丫石,舊已知名今始識。
佳山要自勝佳人,未見好山如好色。
滿壁題詩吾所恥,倒激西江誰與洗。
安得人間馬長卿,盡作山中魯男子。
|
|
丫頭巖解釋: 《丫頭巖》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描述了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新寺磯和女兒浦,并表達了作者對于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于人生的思考。
詩詞通過描繪新寺磯和女兒浦的景色,展示了壯美的山水風光。同時,詩中提到了女兒嫁給彭郎,以及天地間的創造,以此展現了人生的變遷和生命的起伏。在這個背景下,作者以自己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對于迷信和邪見的批判。
詩中出現的"雙丫石"象征著雙峰奇石,這座山石在過去已經有名,但作者在此時才開始真正認識它,這暗喻著人們對于美景的欣賞和理解需要一個過程,不能僅憑表面的了解。作者還提到了"好山如好色",將山水與人性欲望做了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的推崇,以及對于浮躁欲望的反思。
詩中還提到了滿壁題詩的景象,作者以此來反襯自己的低調和謙虛,認為自己沒有資格與那些大家寫在墻上的詩人相提并論。最后,作者希望能夠有一個人像馬長卿那樣,在山中過著淡泊的生活,將心思傾注于山水之間,成為真正的山中魯男子。
《丫頭巖》通過對于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于美的追求和人生的思考。詩中既有對于大自然的贊美,又有對于人性的反思,展現了作者獨特的審美觀和人生觀。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給讀者帶來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