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琴遂還楚東 / 作者:方岳 |
腳根踏地袈裟破,鼻孔撩天拄杖橫。
歸掃秋云趺足坐,荻花半落晚風晴。
|
|
送琴遂還楚東解釋: 《送琴遂還楚東》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僧人的歸程,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他行走的姿態和周圍的景色。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腳根踏地袈裟破,
鼻孔撩天拄杖橫。
歸掃秋云趺足坐,
荻花半落晚風晴。
詩詞的詩意是,詩人送別一位僧人返回楚東的情景。詩中描寫了僧人行走的樣貌,他的袈裟破爛,步履堅定,手持拄杖,仰望蒼天。歸途中,僧人在秋云中徐徐前行,最終坐下來休息,荻花已經落盡,晚風清爽。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詩人通過描寫僧人的行走姿態和儀容,展示了他的精神風貌。腳根踏地,袈裟破爛,表現出僧人行走的堅定和虔誠。鼻孔撩天、拄杖橫,形象地描繪了僧人的威嚴和超凡的境界。
其次,詩中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圍。歸途中的秋云、荻花和晚風,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種凄清、寂寥的意境。秋天往往被用來象征離別和凋零,與詩人送別的情景相呼應,使詩詞更具感傷之美。
最后,這首詩詞通過對僧人歸途的描寫,抒發了對離別的感慨和對歸途的祝福。詩人以樸實的語言和細膩的筆墨,表達了對僧人遠行的祝愿和對他修行成果的贊美。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僧人行走和周圍景色的描寫,展現了一幅離別歸途的畫面,同時融入了對離別的感傷和對歸途的祝福,給人一種淡遠、凄美的詩意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