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臺 / 作者:方岳 |
白發久孤鸚鵡杯,碧梧自老鳳凰臺。
管夷吾亦僅如許,李謫仙今安在哉。
城郭是非秋雨外,江山形勝暮潮來。
小留只等中秋月,且放青冥萬里開。
|
|
鳳凰臺解釋: 《鳳凰臺》是宋代方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發久孤鸚鵡杯,
碧梧自老鳳凰臺。
管夷吾亦僅如許,
李謫仙今安在哉。
城郭是非秋雨外,
江山形勝暮潮來。
小留只等中秋月,
且放青冥萬里開。
中文譯文:
長時間白發孤獨地獨飲鸚鵡杯,
碧梧樹自己變老在鳳凰臺。
管夷吾也只有這樣的境遇,
李謫仙現在安在呢。
城市的是非在秋雨之外,
江山的壯麗在夜潮來臨時展現。
小留只等待中秋的明月,
先讓疏影迷離的夜空展現出無垠的遼闊。
詩意和賞析:
《鳳凰臺》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中的鳳凰臺象征著輝煌的過去,而白發孤獨的主人則代表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荏苒。詩人以鸚鵡杯為喻,描繪了自己長時間的孤獨和寂寞。
詩中提到了管夷吾和李謫仙,他們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人物。管夷吾是春秋時期的政治家,他在詩中被用來暗示自己的境遇與其相似。李謫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別號,詩中詢問李謫仙的去向,表達了對逝去時光中才華橫溢的人物的思念和惋惜。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城郭和江山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自然壯麗景色的向往。城郭所代表的是人間的是非紛爭,而江山的形勝則象征著大自然的壯麗景色。詩人期待著中秋之夜的明月,希望能在寧靜的夜晚欣賞到廣袤無垠的夜空。
整首詩以鳳凰臺為象征,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光輝歲月的留戀和對紛擾世事的厭倦,同時又展現了對自然壯麗景色和寧靜夜空的向往。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通過意象的運用,傳達出作者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