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行 / 作者:方岳 |
高臥只消云半間,隨緣栽果與猿攀。
不將此手遮西日,安用吾文移北山。
雙燕來時春晻靄,一牛耕處月寬閑。
溪居已息機心久,莫遣驚鷗去不還。
|
|
山行解釋: 《山行》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臥只消云半間,
隨緣栽果與猿攀。
不將此手遮西日,
安用吾文移北山。
雙燕來時春晻靄,
一牛耕處月寬閑。
溪居已息機心久,
莫遣驚鷗去不還。
詩意:
詩人表達了自己隱居山野的生活態度和心境。他高臥在山間,只需要一片半遮的云彩作為住所,與自然隨緣而生。他不會用手遮擋太陽落山的光芒,而是用自己的文字來遷移北山的光景。春天時,雙燕飛來,映襯著朦朧的春霧;農民在田地里耕作,月光灑在他們寬閑的身上。詩人已經久已放下了心中的紛擾,安靜地居住在溪邊,不要讓驚飛的海鷗離去而不再回來。
賞析:
《山行》展現了詩人方岳隱居山間的生活態度和修身養性的情懷。詩中的山行并非實際的行走,而是一種心靈上的修行和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詩人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以及自己與之相融的心態。詩中的云彩、果樹、猿猴、夕陽、春霧、月光等形象都富有生動的感覺,給人以寧靜、自然的感受。
詩人通過與自然的交融,表達了對物質欲望的拋棄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他不依附于世俗的榮華富貴,而是選擇了隱逸的山間生活,以清心寡欲的態度對待一切。詩人通過寫景,展示了山野的寧靜與自然的美好,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寧靜與追求。這種追求自由、追求內心寧靜的意境,給人以深思和啟發,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美好。
整首詩以簡練、含蓄的語言表達了方岳隱居山間的理想境界,表現了他對自然的熱愛、對心靈的凈化、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人的文字簡明扼要,卻能畫龍點睛,給人以深遠的意境。通過描述自然景物,他將自己內心的寧靜與純凈表達出來,與自然融為一體,達到了詩意與境界的統一。這種追求心靈自由與內在安寧的精神境界,使得《山行》成為了一首具有啟迪和感悟價值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