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暮 / 作者:方岳 |
桃溪噴火柳拖煙,如豆青梅已半酸。
燕子怯春歸未得,一簾風雨杏花寒。
|
|
春暮解釋: 《春暮》是宋代詩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將要過去,桃溪的火山在噴發,柳樹拖著煙霧,而豆子大小的青梅已經酸了一半。燕子因為春天的歸來而羞怯,還沒有找到歸巢的地方,一幅簾子隔絕了風雨,杏花在寒風中凋零。
《春暮》描繪了春天接近尾聲的景象。首先,桃溪的火山噴發,給人一種熱烈而喧囂的感覺,與春天的溫暖相呼應。接著,柳樹拖著煙霧,形成了一幅朦朧的畫面,給人一種柔和的感覺。然而,詩中提到的青梅已經酸了一半,這暗示了春天即將過去,青春的美好也在逐漸凋零。
詩人進一步描繪了燕子的羞怯和無家可歸的境遇。燕子是春天的標志,但它卻還沒有找到歸巢的地方,表現出一種迷茫和無奈的情感。最后,一幅簾子隔絕了風雨,杏花在寒風中凋零,形成了一種蕭瑟的景象。這里的風雨和凋零象征著變遷和離別,與春天的溫暖相對立。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漸漸消退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變遷的感慨。青梅酸澀、燕子歸巢不得、杏花凋零等形象都暗示了春天的離去和人生的不可逆轉。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這些景象,展現出對時光流轉的領悟和內心的感傷。
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寫,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意象,使讀者在欣賞詩意的同時,也能深思生命的短暫和歲月的無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