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春臺用戴式之韻 / 作者:方岳 |
山城無處著鰲頭,與客相攜汗漫游。
六月亦寒空翠合,一溪不盡夕陽流。
有蔬筍氣詩逾好,無綺羅人山更幽。
白雪翻匙秋已逝,洗吾老瓦起相酬。
|
|
熙春臺用戴式之韻解釋: 《熙春臺用戴式之韻》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熙春臺,此處沒有炫耀的鰲頭,我與客人一同漫游,汗水濕透了衣衫。六月的天空依然寒冷,翠綠的景物相互交融,一條小溪中夕陽的余暉不斷流淌。有著青蔬和嫩筍的氣息,使得詩的意境更加美好,而沒有華麗的衣紗的人們卻使山間更加幽靜。潔白的雪花翻動著老瓦片,秋天已經逝去,我洗凈這些陳舊的瓦片,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這首詩詞以描繪山城景色為主題,表現了作者與客人一同游覽山城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六月的天空和夕陽的流淌,表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景色的變幻。作者通過描述山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氛圍,展示了山水之間的和諧與寧靜。詩詞中融入了對青蔬和嫩筍氣息的贊美,將自然的美與人文的意境相結合,增添了一份清新的情趣。
詩詞的賞析中,作者通過運用自然景物和人文環境的描寫,展現了山城的美麗和寧靜。作者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山城景色的喜愛和對自然的敬仰。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歲月變遷的思考,使整首詩更富有深意。通過洗刷老瓦,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生活的感激之情,展示了一種隱逸之人的淡泊情懷。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和人文環境的描寫,表現了山城的美麗和寧靜,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同時,詩中融入了一些意象和象征,使整首詩更具有詩意和情感的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