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職相士謁書詣梁權郡詩以代之 / 作者:方岳 |
江皋誤洗荷鋤手,滴盡滄浪書滿家。
第一諱窮人謬甚,再三稱好子虛耶。
霜眠茅屋可無酒,春到梅梢怕有花。
煩見歙州梁別駕,為言詩骨雪槎牙。
|
|
歐職相士謁書詣梁權郡詩以代之解釋: 《歐職相士謁書詣梁權郡詩以代之》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皋誤洗荷鋤手,滴盡滄浪書滿家。
誤洗荷鋤手的人是方岳,他在江邊洗荷鋤時,不小心弄濕了手,使得書信上的字跡被淋濕,洋洋灑灑的文字布滿了整個家室。
第一諱窮人謬甚,再三稱好子虛耶。
方岳自稱第一窮人,謙虛地說自己的貧窮之極,但是多次稱贊了子虛(指梅堯臣)。
霜眠茅屋可無酒,春到梅梢怕有花。
霜天里,方岳在茅屋中沉睡,沒有酒來解愁。而當春天來臨,梅花盛開的時候,他卻擔心梅花的美麗會讓他更加煩憂。
煩見歙州梁別駕,為言詩骨雪槎牙。
方岳感到煩惱的是,他看到了歙州梁別駕(指梁權郡)的才華出眾,為此他說出了詩詞的骨骼就像雪槎和牙齒一樣堅硬,形容梁權郡的詩才高超。
這首詩詞表達了方岳的自嘲和自謙之情,他自稱窮困潦倒,卻又贊美了梅堯臣的才華,表現了他對梅堯臣的敬佩和羨慕。他也表達了對自己貧困生活和對別人才華的矛盾心情。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方岳內心的復雜情感,既有自嘲自謙的態度,又有對他人才華的贊美和羨慕之情,通過對詩人自身和他人的對比,展現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審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