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山 / 作者:方岳 |
物華無處不東風,只恐東風笑此翁。
雙鬢不隨春草綠,一尊聊借老顏紅。
棋聲未急雨聲急,眼力無窮腳力窮。
穿徑本為行散計,卻將籃筍上空蒙。
|
|
登山解釋: 登山
物華無處不東風,
只恐東風笑此翁。
雙鬢不隨春草綠,
一尊聊借老顏紅。
棋聲未急雨聲急,
眼力無窮腳力窮。
穿徑本為行散計,
卻將籃筍上空蒙。
譯文:
登上山頂
山中的美景無處不被東風吹拂,
只怕東風嘲笑我這位老翁。
我的雙鬢不像春草那樣翠綠,
只有一杯酒借來使我的面頰紅潤。
圍棋聲不急促,但雨聲卻越來越急,
我的視力雖然無限,但步力已經不濟。
本來是為了漫步而來到這條小徑,
卻讓籃筍的影子遮擋了天空。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方岳創作的一首登山詩。詩人以登山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致和自己的感受,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詩的開篇,詩人說到"物華無處不東風",形容山中的物華景色隨處可見,受到東風的吹拂。這里的東風可以理解為春風,傳達出春天的美好與活力。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擔心東風嘲笑自己已經年邁的身軀。這種擔憂體現了人對時間流逝的敏感和對衰老的憂慮。
第三、四句中,詩人以自己的雙鬢不隨春草一樣翠綠為喻,暗示自己已經年老,但通過飲酒仍然能夠使顏色紅潤,顯示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接下來,詩人通過對棋聲和雨聲的對比,表達了自己步履艱難但視力尚好的狀態。這里的棋聲和雨聲,可以理解為對人生中喧囂與匆忙的暗示,而詩人在其中保持著獨立的思考和鎮定。
最后兩句中,詩人本來是為了漫步而來到山中,但卻被籃筍的影子所遮擋,意味著他的視野受到了局限。這里的籃筍可以視為一種象征,代表了生活中的困擾和束縛。
整首詩以登山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致和自身感受的描繪,抒發了對時間流逝和衰老的憂慮,以及對自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人以簡潔的文字和意象,表達了人生的哲理和情感,引發讀者對時間、生活和自我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