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息軒 / 作者:方岳 |
種田盡辦甕頭春,倦矣風波謾損神。
萬事不償雙短鬢,百年等是一微塵。
祗今蝸戰誰知誤,凡我同盟人認真。
夢亦妄生顛倒想,何如明月自由人。
|
|
息軒解釋: 《息軒》是宋代詩人方岳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事變遷和人生的思考。下面給出《息軒》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種田盡辦甕頭春,
倦矣風波謾損神。
萬事不償雙短鬢,
百年等是一微塵。
祗今蝸戰誰知誤,
凡我同盟人認真。
夢亦妄生顛倒想,
何如明月自由人。
詩意和賞析:
《息軒》以農田勞作為線索,通過描繪種田的艱辛和歲月的流轉,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索和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詩的開頭寫道“種田盡辦甕頭春”,甕頭春指的是農田中的一種勞動,意味著農民們辛勤勞作,努力耕種。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頌,也暗示了人們在自己的領域中盡職盡責的精神。
接著詩中寫道“倦矣風波謾損神”,詩人感嘆人生的疲憊和紛亂的世事對內心的傷害。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事的厭倦和對人生困擾的感嘆,暗示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苦。
詩的下一句“萬事不償雙短鬢,百年等是一微塵”,將人生的短暫和歲月的轉瞬即逝作為主題。雙短鬢指的是人的兩鬢已經變白,暗示時光的流逝和衰老的跡象。詩人通過表達人生短暫和一切努力最終消逝于時間的無情,表達了對于人生的無奈和對光陰流逝的感慨。
緊接著詩中寫道“祗今蝸戰誰知誤,凡我同盟人認真”,詩人表達了對于現實中種種紛擾和爭斗的思考。蝸戰指的是蝸牛爭斗,詩人借用蝸牛的戰斗來暗喻人們在世事紛爭中的相互競爭和迷失。詩人呼喚人們要懂得珍惜和體驗生活的真諦,以及與他人的和諧相處。
最后一句“夢亦妄生顛倒想,何如明月自由人”是對于理想和自由的思考。詩人認為現實中的一切追逐和紛爭都是虛幻的夢幻,只有追求內心的自由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明月自由人指的是追求自由、獨立的人,詩人以此表達了對于自由的向往和對于真實自我的追求。
綜合來看,《息軒》通過描述種田勞作和人生變遷,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世事的感慨,同時呼喚人們要珍惜生活、追求內心的自由和真實。這首先,感謝您提供了《息軒》這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方岳。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種田勞作已完成,疲倦的心受到了風波的傷害。
白發已經不值得所有的辛勞,百年靜待只是微塵。
現在的爭斗,誰能理解其中的迷失,我與同道們都是認真的。
夢中產生的迷惑思緒,何如成為自由的人,如同明月般自由自在。
詩意和賞析:
《息軒》這首詩詞以種田勞作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詩中的種田勞作象征著一種勤勞和辛勤的努力,而風波則代表了世間的紛擾和挫折。詩人通過描述這兩者的關系,表達了對于人生的疲倦和對于世事的感慨。
詩的開頭寫道“種田勞作已完成”,意味著農田的辛勤勞作已經告一段落,但接著詩人卻表達了心靈上的疲倦,表示風波給心靈帶來了傷害。這種心靈上的疲倦和傷害暗示了人生中的挫折和困擾,詩人在此抒發了對于世事紛擾的感嘆。
接下來的兩句詩“白發已經不值得所有的辛勞,百年靜待只是微塵”,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白發象征著衰老和時光的流逝,詩人認為百年的靜待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塵埃。這里詩人表達了對于時間的無情和對于一切努力最終消逝的感慨。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現在的爭斗,誰能理解其中的迷失,我與同道們都是認真的”,詩人探討了現實中的紛爭和爭斗。詩人認為這些爭斗和紛擾只是虛幻的迷惑,同時呼喚與他人和諧相處,以及對生活的真實體驗。
最后一句詩“夢中產生的迷惑思緒,何如成為自由的人,如同明月般自由自在”,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由的向往和對于真實自我的追求。詩人認為現實中的一切追逐和困擾都是虛幻的夢幻,只有追求內心的自由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詩人以明月自由人作為比喻,寄托了對于自由和獨立的向往。
綜上所述,《息軒》通過描述種田勞作和人生變遷,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世事的感慨,同時呼喚人們要珍惜生活、追求內心的自由和真實。這首詩詞以樸素的農田生活為背景,探討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