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雜興 / 作者:方岳 |
天與之愚竟不移,經年兀兀槿花籬。
拙於生事可無粥,工乃窮人賴有詩。
只恁麼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鬢成絲。
寒欺雪屋青燈夜,六十猶癡始是癡。
|
|
春日雜興解釋: 詩詞:《春日雜興》
作者:方岳(宋代)
詩意和賞析:
《春日雜興》是方岳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述春日景象和自身的心境,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開篇寫道:“天與之愚竟不移”,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愚笨和遲鈍,認為無論天地如何變化,他的愚笨本質卻始終如一。接著描述了“經年兀兀槿花籬”,描繪了幾年來茂盛的槿花籬,與作者自身的拙笨形成鮮明的對比。這里的槿花籬象征著世間美好和生機,而作者則感到自己在生活中無法創造出美好的事物。
接下來的兩句“拙於生事可無粥,工乃窮人賴有詩”,表達了作者自己不善于處理瑣事和務實的生活,但卻能依靠詩歌來尋求精神上的滿足。這里作者以自己為例,將才子的境遇與窮人的處境進行對比,強調了詩歌在貧寒中的重要性。詩歌成為了窮人們精神寄托和生活慰藉的源泉。
隨后的兩句“只恁麼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鬢成絲”,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世的無奈和對時光的感慨。作者感嘆自己一直以來都是游離的身份,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屬和定位,時間的流逝使他的鬢發逐漸變白,顯示出歲月的無情和時間的磨礪。
最后兩句“寒欺雪屋青燈夜,六十猶癡始是癡”,通過描繪冬夜中雪屋中的青燈映照,表達了作者年過六旬卻仍然固執地保持自己的癡迷和執著。這里的“癡”既指詩人對詩歌的癡迷,也可以理解為對生活的固執和堅持。
整首詩詞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生活狀態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通過描繪春日景象和自身的心境,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生活瑣碎和自身才情的感慨與反思,具有深刻的詩意和哲理性。 |
|